再如,線上數據已經可以實時反饋消費者的愛好與需求,但是卻缺乏科學的提煉工具、營銷工具,企業(yè)也無法將此洞察,實時應用于產品的推廣。
什么是以人為本“真社交”?廣告推送給合適的人,合適的場景,合適的心情——將用戶從冷冰冰的目標人群還原為“豐富、整體”的人,需要更領先的技術——大數據分析。從用戶角度,如何讓將合適的內容在合適的時間,以合適的方式推送給合適的人,這需要建立在一套科學的廣告投放體系上。
“我們既需要做離線人群的畫像——你之前做過的事情,又需要‘理解’你當下在做的事情”, 林璟驊表示。
正是這種“以人為本”的廣告模式,才是廣告的未來。騰訊社交廣告,將其描述為“從心到腦,最后落實到手”的營銷全路徑。
而實現(xiàn)的難度有多大?
效果的未來,只有“大神”才能完成的任務?
雖然幾乎所有的效果廣告平臺都在談“以人為本”,但是這對營銷平臺的要求其實十分苛刻:
如果做到消費者“從心到腦,最后落實到手”,需要哪些條件:
1、數據鏈條打通
不僅需要大量的數據,更重要的需要某一產業(yè)、某一產品從消費者洞察、觸達、主動查詢到購買的一整個鏈條的數據,并進行有效研究。這就需要跨平臺數據整合,不僅僅跨社交網站和電商甚至線下實體店數據,甚至也需要跨企業(yè)內部外部數據;
2、“攻心”第一
是追求廣撒網后的點擊概率,還是讓消費者“舒服”的點擊、提升點擊的效率?以平臺為例,如果追求的是單次點擊付費抑或跳轉頁面付費,而不是讓消費者“舒服”的點擊,那么這個投放的動作是完全不同的。它可以廣撒網并不考慮消費者時間、場合。
3、成熟的投放工具
醞釀出成熟、科學的營銷投放工具及反饋體系,可供廣告主或者投放合作方系統(tǒng)、流程化使用。
這正是騰訊社交廣告,這兩年在做的事情。
騰訊社交廣告對創(chuàng)意的思考:從心到腦到手
心(Insight)——對用戶的深刻理解和洞察:要做到以上營銷全鏈條,大數據工作是“攻心”基礎。
“我們打通了內部與外部的數據生態(tài)體系”,林璟驊對《成功營銷》表示。
打通外部數據。外部伙伴包括易車車慧、滴滴打車、同程旅游、樂居等垂直平臺以及京東、大眾點評、58、搜狗等,也包括部分這些平臺上的廣告主的內部數據。騰訊與京東的“京騰計劃”已經進行一年多,已經探索出一套全鏈條電商營銷解決方案,實現(xiàn)社交電商生態(tài)的升級。
在廣告主層面,林璟驊坦率地說,獲得廣告主交易閉合鏈條的數據還是相當困難,所以他們未來計劃推動將營銷項目的落地頁“落在小程序”。“除了京東、攜程等少部分外,大部分廣告主都沒有一個很好的線上存在(無法完成閉環(huán))”,因此小程序可以將廣告與用戶的互動延續(xù),甚至形成閉環(huán),騰訊效果廣告就能夠收集到更為完整的最終效果數據。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