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后疫情時代在線廣告會發(fā)生什么?
疫情終將結束,大多數(shù)人高估了疫情的短期影響,卻低估其長期影響,特別是對生活習慣、民眾心理、消費理念和社會治理等領域的影響。就在線廣告市場而言,疫情的長期影響是什么?
1、在線廣告對傳統(tǒng)廣告的替換會加速。
就算沒有疫情,廣告市場大盤也比較“堪憂”。CTR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穩(wěn)中有變 變中有憂”成為經(jīng)濟關鍵詞之一,廣告主對2019年整體經(jīng)濟市場的信心有所波動,致使中國廣告市場重新進入調(diào)整期。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廣告市場整體下滑8.0%,傳統(tǒng)媒體同比降幅達到11.4%。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廣告市場可謂是雪上加霜。
但不難發(fā)現(xiàn),在疫情發(fā)生前,在線廣告的下降幅度是遠低于傳統(tǒng)媒體的,結果就是在線廣告的比重會更高。疫情的直接影響是讓在線廣告成為廣告主唯一選項,這對在線廣告平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獲取客戶與教育市場的機會,疫情結束后,廣告主會重拾傳統(tǒng)廣告手段,但對在線廣告會更青睞是一定的。因此,在線廣告的比重會進一步增加,特別是信息流廣告。
2、后疫情時代會有一波“反彈紅利”。
一方面,很多市場消費行為只是延后,卻不是消失,比如購房購車、婚戀求學,這些需求因為疫情而暫緩,疫情結束后就會爆發(fā)。另一方面一些市場有望迎來反彈,比如旅游市場,憋在家太久不能出門的人們會出去呼吸新鮮空氣;再比如健身市場,宅家里長了很多肉的人們在疫情后自然想要恢復體型。這意味著對應的行業(yè)會有一波“報復性”廣告投放。
很多廣告主會進行“追加性”投放。消費者是健忘的,疫情期間市場活動減少品牌與消費者的連接變得松散被淡忘了。疫情期間很多知名餐廳做外賣,收入杯水車薪,然而唯有通過此才能讓消費者看到并記著自己。刷存在感是怕被淡忘。因此,疫情后很多品牌要追加投放強化認知。第二個場景是很多企業(yè)在上半年特別是一季度業(yè)績虧得一塌糊涂,要完成年度目標只能在疫情后時代窮追猛打,更大手筆的廣告投放是追回業(yè)績的重要手段。
總而言之,2020年下半年,在線廣告市場有望迎來一波“反彈紅利”。
3、在線廣告頭部效應愈發(fā)明顯。
“反彈紅利”只是局部的利好。在疫情前經(jīng)濟從增長率來看就已進入白銀時代,后疫情時代經(jīng)濟壓力會更加,有專家說會保持,有專家說會到3%的增長水平,甚至有專家說負增長,但截至目前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專家會經(jīng)濟會比2019年更好。既然這樣廣告市場大盤就不可能好到哪里去,前面說了,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廣告市場整體下滑已高達8.0%,在線廣告市場同樣在下滑。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