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知道“摩爾定理”,對許多IT人而言那是這個行業(yè)最基礎法則,然而,在我看來,另一個和摩爾定理齊名的“梅特卡夫定律”被嚴重地低估了。
和摩爾定理指出硬件性能進化邏輯不同,“梅特卡夫定律”在業(yè)務業(yè)務層面對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規(guī)律進行了高度概括的總結,這個一抽象總結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會繼續(xù)指引互聯網的發(fā)展方向。
一、什么是“梅特卡夫定律”
“梅特卡夫定律”的表述非常簡單——一個網絡的價值和這個網絡節(jié)點數的平方成正比,用公式表述就是:V=K×N2,其中V代表一個網絡的價值,N代表這個網絡的節(jié)點數,K代表價值系數。
那么,這個看似極其簡單的公式為什么會受到互聯網人如此高度的推崇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是簡單來了解一下“奇人”梅特卡夫:
羅伯特·梅特卡夫1946年出生于紐約布魯克林,年輕時的梅特卡夫是一個標準的學霸,在麻省理工獲得了工程學和管理學的雙學位,之后又在哈佛獲得了博士學位,畢業(yè)后他迅速加入了當時的科技巨頭施樂。
在施樂工作期間,他發(fā)明了當今局域網使用最廣泛的協議之一——以太網,這讓他年紀輕輕就一躍成為“計算機先驅”。
然而年輕的梅特卡夫并沒有躺在這一成果上坐吃山空,而是在人生33歲的時候決定把自己掌握的技術轉變成商業(yè)產品,1979年,他創(chuàng)辦了著名的3Com公司。
3Com公司是做什么呢?通訊基礎設施,你可以理解為美國的華為(事實上3Com后來還和華為成立過合資公司)。
在管理3Com公司銷售團隊的時候,梅特卡夫發(fā)現當時客戶對他們的主力網卡興趣不大,這時候他展示了自己作為技術人超強的邏輯說服能力,他親自制作了一張幻燈片,畫了一張圖,列出了網絡價值和成本之間的關系。
他想通過這張簡單圖清楚地說服客戶——買網卡的成本隨著時間是線性增長的(N),但網卡構成的網絡價值則是呈指數級增長的(N2)。
言外之意就是你們現在買網卡會覺得不劃算,但隨著買的人越來越多,它的回報將是指數級的。
作為3Com公司的頭號推銷員,梅特卡夫在美國科技界的各個場合都在宣傳他的這一理念,這引起了一位叫喬治·吉爾德的科技專欄作者的注意,吉爾德長期在科技界浸潤,直覺告訴他這頁其貌不揚的PPT里可能藏著一個極具價值的判斷。
1993年,喬治·吉爾德在《福布斯》雜志上系統(tǒng)地闡述了梅特卡夫的關于網絡價值指數增長的理念,即幻燈片里那條指數增長的曲線,并把它命名為“梅特卡夫定律”。
當時美國互聯網剛剛萌芽,各類網站都在快速增長,吉爾德的總結讓“梅特卡夫定律”被科技界和互聯網圈逐漸接受。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