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進入存量市場,對流量和用戶的爭奪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王高飛曾表示,「爭取新增用戶的競爭日趨激烈,沒有剛需或者定位不清晰的產品會逐漸被淘汰」,如今微博作為唯一的熱點事件討論平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作為國內獨一無二的社交媒體,微博建立起了網絡平臺效應,用戶的活躍度和參與度遠非其他社交媒體平臺可比,再加上了直播、短視頻、微博故事等各種新的產品和功能,微博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內容傳播平臺。
盡管其他平臺也會成為熱點事件的原發(fā)地,但微博在熱點事件的傳播和發(fā)酵過程中,地位仍然是難以撼動的。作為社交媒體,微博比起其他平臺擁有自己的獨特性。信息流廣告的市場競爭雖然非常激烈,但微博卻是唯一一個主要基于社交的應用。微博的強大之處在于,它可以同時滿足用戶的多重廣告需求,實現一站式的方位服務。如今這種獨特性在推動互聯網廣告生態(tài)的轉型,也在推動微博的廣告收入持續(xù)增長。
2、強化社交屬性,高成長性是支撐微博的源動力
雖然抖音和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微博,但微博活躍用戶也還在持續(xù)增長,截止2019年3月的月活躍用戶數(MAUs)較上年同期凈增約5400萬,達到4.65億,平均日活躍用戶數(DAUs)較上年同期凈增約1900萬,達到2.03億。
微博既有算法又有社交,從文字到圖片,再到短視頻和直播,內容創(chuàng)作者可以在微博上這樣進行多元化的完整展示,傳播擴散積累影響力的優(yōu)勢無人能敵。微博高管在分析師會議上介紹,3月vlog的日均發(fā)布量比2018年底增長超過50%,視頻社區(qū)用戶的人均客戶端使用時長增速比其他用戶增長超過1倍。新的內容形態(tài)不斷融入微博生態(tài),這決定了微博的成長性,微博作為全媒體平臺,仍然有相當不錯的張力。
與此同時,微博還持續(xù)通過超話、粉絲群等產品不斷提升社交價值,相關產品的數據指標也保持增長。這些都是在強化社交屬性。幾年前在面對微信的沖擊時,微博選擇強化媒體屬性避開與微信的正面沖突,但卻始終沒有放棄社交屬性。并且隨著大v在微博上不斷積累粉絲和進行變現,微博的社交屬性也在不斷增強。
在廣告行業(yè)中有一個現象:廣告主預算收緊的同時,會向頭部平臺集中。微博作為中國社交媒體的頭部平臺,仍然保持流量和用戶的高速增長,廣告說到底是注意力經濟,用戶規(guī)模上升自然是越來越多廣告主青睞微博的主要原因。
3、社交媒體平臺的營銷價值不可或缺
對品牌方來說,與微博合作不僅僅只是廣告投放,品牌自身的社交資產其實也同時在不斷積累。品牌基于賬號、話題、互動等產品,通過社交渠道的流量經營,提升品牌在目標消費人群中的認知度和好感度,最終將一次性流量轉化為品牌自己的用戶群體,打造屬于品牌自身的粉絲經濟效應。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