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找廣告商麻煩的大多都是女人?
來源(廣告買賣網(wǎng)) 作者() 閱讀() 時間(2015/10/30 10:22:48)
Kazam手機廣告中的半裸模特。圖片來源:網(wǎng)絡
有趣的是,雖然裸露和性感在奢侈品牌的大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過卻很少引發(fā)爭議?磥,除非能夠把“色情”上升到藝術(shù)的高度,否則性感廣告還是謹慎些為好。
女性作為多重社會角色的感受都要考慮到
而肯德基上周在南非發(fā)布的一則廣告根本沒有涉及任何女性,廣告的主角其實是一個英勇與鯊魚搏斗的沖浪運動員,不過它卻惹怒了澳大利亞的一位母親。
事情是這樣的,肯德基的這個廣告創(chuàng)意是在效仿一位澳大利亞籍的世界沖浪運動員MickFanning今年7月在比賽中的真實經(jīng)歷,當時它與鯊魚搏斗的過程被直播全部記錄下來,并在網(wǎng)上廣為流傳。
肯德基的這則廣告卻讓Fanning的母親回憶起了那個另她緊張到快窒息的時刻,她控告肯德基惡搞兒子和自己的痛苦回憶,這是一種極大的不尊重。當一位年邁的母親對各大媒體發(fā)起這樣抗議,自然會有許多澳大利亞的母親們加入反肯德基的陣營,幾天后肯德基無奈也只能道歉將廣告下架。
所以廣告創(chuàng)意者們其實不僅要考慮到女性對于自己的感受,還要考慮她作為妻子、母親、職場人等多個分身的敏感之處。
女性有時也很好“騙”,但監(jiān)管卻不是
不過另一方面,女性消費者又十分單純,她們很容易相信過于美好的東西。除了那些標榜著“獨立、勇敢、每個女孩都生而美麗”的廣告會受到女性歡迎之外,夸大效果的美容類產(chǎn)品廣告也經(jīng)常讓女性們愿意花錢,不過后者可能會引來監(jiān)管方面的麻煩。
上周被英國廣告標準管理局(ASA)封殺的伊卡璐金色染發(fā)劑廣告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如果你是大熱美劇《廣告狂人》的忠實觀眾,一定會記得里面有著性感紅發(fā)和惹火身材的女秘書ChristinaHendricks,紅色頭發(fā)幾乎成為Hendricks的一個標志,在她出演的廣告“GoodbyeRed,HelloGoldenBlonde”(“再見紅發(fā),你好金發(fā)”)中,伊卡璐金色染發(fā)劑讓這個性感紅發(fā)女神變成了金發(fā)。
而事實上,Hendricks本來就是位金發(fā)姑娘,只不過從10歲就開始就習慣將頭發(fā)染成紅色。因此從本質(zhì)上來說,這是一則有欺騙性的金色染發(fā)劑廣告。
同樣在英國遭遇過禁播的還有彩妝品牌倩碧(Clinique)。2013年,倩碧推出“勻凈光感眼精華”產(chǎn)品的廣告,廣告中模特身處白色背景,臉部已被燈光提亮,模特在黑眼圈部位使用該款精華液后稱“整個眼周被點亮了!笨煽雌饋磉@歸功于后期強大的圖片處理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