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圖擁抱移動而退市的分眾,卻被移動革了命
來源(廣告買賣網(wǎng)) 作者() 閱讀() 時間(2015/10/16 13:17:47)
媒介調(diào)查機構(gòu)群邑最新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智能手機通過其特有的方法已逐步深入到用戶私生活領(lǐng)域:66% 的受訪者表明曾通過手機與另一半分手,50% 的受訪者會通過智能手機與電視節(jié)目進行互動。
正如朱德庸所說:人類的靈魂一半賣給了電腦,另一半賣給了手機。手機的使用頻率的提升最大的改變是用戶行為的改變,用戶開始對手機屏幕之外的信息漠不關(guān)心,無意識的自動過濾周圍的信息,這對傳統(tǒng)線下廣告媒介來說并不是一個好消息,首當其沖受到?jīng)_擊最大的就是國內(nèi)第二大媒體的分眾。
分眾從納斯達克退市,曾寄希望于在國內(nèi)市場爆發(fā)第二春,通過 O2O 的模式獲得國內(nèi)市場的認可,但真的可以很容易達到嗎?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興起和受眾沉迷于手機世界是怎么顛覆分眾的存在基礎,進而把分眾推向與成功的反方向的?
1、分眾賴以生存的樓宇廣告被用戶無意識無視,分眾價值基石被顛覆。
作為中國樓宇廣告壟斷者,樓宇廣告是分眾傳媒的核心,也是分眾最大的利潤來源,據(jù)分眾財報顯示,2010 年分眾 92.00% 的利潤來自于樓宇,2011 年 92.98% 的利潤來自樓宇,2012 年 96.55% 的利潤來自樓宇 (2013年5月起分眾退市,財報不再披露)。
分眾 CEO 江南春幾乎在所有場合介紹過分眾電子屏和框架廣告設立和傳播的邏輯:
以“人”為中心論述媒體, 人的生活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和一定的軌跡。如果你能把廣告植入到他的規(guī)律和軌跡當中,就會跟他頻繁的響應。 所以分眾做的就是把廣告植入他的生活軌跡當中去,在辦公樓、公寓樓、賣場、娛樂場所嵌入分眾廣告平臺。而分眾框架和 LCD 有價值的原因是當用戶處于比廣告更無聊的時間跟空間的時候,他就會看廣告,廣告也就有了價值。
這套分眾價值邏輯本身的核心是用戶會處于一個比廣告更無聊的時間和空間,此時廣告就成了用戶唯一的選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沒有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用戶在分眾的空間找到了消滅無聊時間的方法和介質(zhì),分眾的廣告將不可能再影響受眾,其價值核心勢必迅速崩塌。悲催的是這個介質(zhì)已經(jīng)出現(xiàn),不止是無聊時間連有聊時間都被它占據(jù),它就是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
9 月底筆者因工作需要在公司電梯測試了樓宇廣告的關(guān)注度,結(jié)果令人大驚失色。筆者團隊一行當時選擇的是 15~17 點的下午茶時間,當時電梯人員并不太擁擠,一部可載 20 人的電梯平均不到 5 人,近 500 人的測試樣本顯示 90% 的用戶根本沒有看到電梯里的廣告內(nèi)容,而沒有看到廣告的用戶中超過八成是因為玩手機,剩下的兩成要么和朋友聊天、要么放空。然而這也并不是個案,隨后筆者上下班又留意了電梯內(nèi)人員的注意力分布,超過八成的依然在玩手機,不僅上海是這樣,北京,廣州更是有過之。筆者同時詢問了在二線城市成都,南京,重慶,西安的朋友,乘電梯和等電梯時間持續(xù)玩手機的比例也超過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