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外國幾家調查機構發(fā)布的調查報告可以看出,2014年的移動廣告市場出現了顯著的增長。讓我們一起看一下數據的具體內容:
來自海外著名調查機構eMarketer的報告顯示,2014年移動廣告收入將達到314.5億美元(約等于一個京東的市值),2015年將增長34%;而來自BI Intelligence的數據表明,2014年美國移動APP安裝廣告的市場規(guī)模為36億美元,2015年將達到46億美元。
這一未來價值“2000億”美元的市場看上去的確很美,但與之相反的是,移動廣告目前并沒有被大多數的財富500強公司采用,而在一些著名品牌廣告公司的總預算中,移動廣告也僅占了5%左右的比例(數據來源于Forrester)。
理論上而言,移動廣告市場的增長主要是由開發(fā)商們來推動的,他們更加重視下載、留存和付費,但一個在業(yè)內不爭的事實是,品牌廣告商的介入是移動廣告市場scale up到另一個量級的必然選擇。
暫且不論“HTML 5定稿,app將死”這種論調的正確與否,但在智能手機出貨量越過峰值且用戶習慣性留存app逐漸固定的情況下,僅靠開放商來支撐這一市場的增長顯然是不科學的。像Facebook這樣精明的攪局者也開始打起了他的算盤:用戶沒看到廣告就不收錢,相應的,每次廣告展示所花的費用肯定會高于行業(yè)均價。全球互聯(lián)網廣告老二的通過這一手法不僅壓縮了其他中小平臺的生長空間,而且更為品牌廣告主們釋放了一次積極的信號:你看,你的每一次展示都是有效的。
“錢”到底花到哪兒去了?
但即便如此,品牌廣告主們對移動廣告還存在著諸多的質疑。相比于傳統(tǒng)廣告而言,移動廣告并不能更加直觀地給廣告預算決策者們展現廣告的效果,即便同為數字廣告,移動端由于缺少cookies,用戶的碎片化行為也很難像在PC端那樣易于捕捉。因此,即便在移動端的投放帶來了很好的效果,品牌廣告商也仍會質疑“我的錢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19世紀末,被譽為美國百貨商店之父的John Wanamaker曾感嘆說:“我知道在廣告上的投資有一半是無用的,但問題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笨梢,廣告主對于廣告效果的質疑在傳統(tǒng)廣告中也存在,相反,在移動端,這種問題卻可以通過程序化實時競價的方式得以解決。
舉個例子:
有個用戶是一個北京地區(qū)的白領女性,3月10日在手機淘寶上搜索過“kindle”、3月11日在手機百度瀏覽器上搜索過“豹米空氣凈化器”、3月12日點擊過“鏈家地產”的廣告。同時,三家廣告代理公司A、B、C,他們的客戶分別是亞馬遜、獵豹和鏈家地產。
這個時候有個廣告競價平臺,當用戶訪問訪問了媒體方的網頁的時候,廣告競價平臺告訴這三家代理公司,說我這邊有個用戶,是北京地區(qū)的白領女性,3月10日在手機淘寶上搜索過“kindle”、3月11日在手機百度上搜索過“豹米空氣凈化器”、3月12日點擊過“鏈家地產”的廣告,然后這三家代理公司都認為這個用戶和符合他們廣告主的需求,分別按照廣告的要求,給出一個競價,比如,廣告代理公司A的亞馬遜,對這次的曝光愿意出價1塊錢,廣告代理公司B的獵豹愿意為這次的曝光出2塊錢,廣告代理公司C的鏈家地產愿意為這次的曝光出3塊錢。接下來,廣告代理公司把各自客戶的出價信息,返回給廣告競價平臺,廣告競價平臺通過比價,選擇出價最高的那個客戶,于是把鏈家地產客戶的廣告展示給用戶了。
上面的場景就是程序化購買的基礎模型,對于用戶的每次曝光進行實時競價(Real Time Bidding),并且整個過程都在100毫秒內完成。
理論上來說,這種廣告模式在擁有cookies的PC廣告市場上會更加有效,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將時間花在他們的移動設備上,他們的行為數據也在發(fā)生著轉移。不過在目前的國內市場上,大規(guī)模程序化實時競價的實現還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移動廣告的未來走向
國內現存的大型RTB Ad Exchange主要集中于騰訊、阿里和百度等巨頭,而巨頭出于對自身品牌安全性的考慮對自身資源的開放程度又十分有限(開放最多的是騰訊,約有30%);而部分媒體資源的質量不高、資源有限,而且提供的大部分資源為剩余流量;同時,一些廣告公司在達不到一定技術能力和廣告主與媒體量級的情況下硬撐做起某個平臺的空架子,這一方面導致了國內RTB供應鏈的供應效果不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廣告主對這種模式的不信任,造成了廣告主的流失以及對優(yōu)質媒體的吸引力下降。
所以,移動廣告要真正實現精確化與規(guī)模化,產業(yè)鏈的各方需要在數據開放、品牌安全和行業(yè)標準等方面共同努力。至少,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一個明顯的例子是諸多品牌廣告商們在微信朋友圈的廣告投放(但這種投放方式仍屬于傳統(tǒng)方式)。
在未來,隨著可穿戴設備普及,移動廣告更是可以跳出手機和平板的屏幕延伸到各種不同的場景中,并且實現多種數據的串聯(lián),使廣告投放變得更加精準有效。
就像這種觀點提到的“使用智能手機監(jiān)測你的脈搏,雖然功能上可行,但實際上智能手機無法做到。智能手表除了監(jiān)控運動情況外也可以用來幫助你評估你的整體健康水平,而且這些應用能提供一些精確的讀數。這一切可應用與這樣的場景,比如你的脈搏出現了問題,手表將為你提供健康食品的廣告。又比如零售商監(jiān)控你的脈搏,當你走過一間店鋪看到一件商品而有了心動的感覺時,零售商將會向你推薦這項商品!
從上面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未來的移動廣告將借助更多平臺和渠道實現更長遠的發(fā)展。
作者:佚名 來源:廣告買賣網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