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嗎廣告票證也有收藏價值
來源() 作者() 閱讀() 時間(2012/11/6 14:53:10)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一席之地,除了提供優(yōu)質的產品和服務外,廣告的宣傳作用越來越大。這是廣告票證最初產生的原因。無論是何種廣告票證,最初的宗旨就是憑借票證這一傳播媒介,附著在票證的使用中,提高品牌、產品或服務的知名度和好感度,而后獲得良好收益。同種類的商品可能在本身質量上不分伯仲,但為什么有些商品的銷量很大?消費者看似一瞬間的購買過程,其實廣告在背后的作用卻是巨大的,這也就是廣告的最大魅力。相對于廣告帶來的有效收益,前期的廣告費用的支出就顯得十分劃算了。相信隨著市場經濟的完善,票證種類的豐富,廣告行業(yè)的發(fā)展,廣告票證的經濟價值也將會越來越大。
票證歷史悠久,在我國計劃經濟時代曾經紅極一時,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傳統(tǒng)的票證已在20世紀90年代前后退出歷史舞臺,但是今天具有現代特色的票證仍普及于現實生活。票證與廣告在中國結合已過百年,它在計劃經濟時代不僅充當類似等價物的角色,而且向每位使用者傳遞著各種各樣的生活信息,充當著流動的廣告。
消費者去超市等購買場所購物,都會很自然地選擇廣告上提到過的品牌,這是由于廣告?zhèn)鞑ソo受眾帶來了潛意識。人類作為社會動物,都會出于本能地選擇熟悉的事物,而熟悉度的高低取決于信息獲取量的多寡。廣告票證尤其是公益廣告類票證,正是利用這一因素進行廣告宣傳。票證上的廣告對于受眾傳達出的效果可能不如電視廣告和網絡廣告來得生動和震撼,但積少成多的效果也不容小覷。例如北京公交車票上的公益廣告,在大范圍、高密度的宣傳下,雖然注目率不高,畫面也并不十分吸引人,但總能讓人們在乘坐公交時想起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提示和忠告。
廣告票證是社會經濟、民生、文化和時尚的晴雨表,具有較高的證史意義。廣告票證在傳播商業(yè)信息的同時,附帶傳播文化理念,不僅普及了相關知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廣告票證的藝術品位,豐富了它的文化內涵,使人們對票證的態(tài)度,從簡單使用而逐漸演變成視其為文化名片,加以欣賞和收藏。同時,這樣的票證也日益成為收藏家熱衷的收藏門類之一。而一旦廣告票證成為收藏品,實際上也就促進了票證上的廣告信息的進一步傳播。廣告?zhèn)鞑サ氖鼙,從票證的使用者,逐步擴展到對票證上文化信息的欣賞者和熱衷收集票證的收藏者。
中國是票證大國,計劃類票證在世界上獨占鰲頭,非計劃類票證五彩繽紛,廣告票證亦獨具魅力,這是它作為收藏對象的前提條件。而廣告票證的一次性使用或階段性使用,又促使人們增強收藏它的責任感和緊迫感!1996年1月8日,鐵道部發(fā)布《關于發(fā)布全路電子售票統(tǒng)一票樣及技術規(guī)定的通知》,客票管理和發(fā)售工作現代化在全國全面啟動。通知要求各鐵路局已實施的電子軟紙車票必須逐步改用部頒的統(tǒng)一票樣。1996年5月1日起全路電子售票為部頒的統(tǒng)一票樣,其他票樣一律廢止。統(tǒng)一票樣票面內容之第14條要求:‘車票背面印制車票定位線及旅客須知和廣告,廣告內容由各鐵路局、(集團)公司客運處審定。’” 當年11月,第一批統(tǒng)一票樣后的廣告火車票由北京鐵路局發(fā)布。1996年底,電子軟票背面的空白處成了商家宣傳企業(yè)形象、介紹企業(yè)產品的又一載體。火車票作為一次性消費的有價證券,一向是中外收藏愛好者努力尋覓的熱點,尤其是早期火車票,由于難得一見,更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品;疖嚻北趁娴膹V告內容幾乎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吃喝玩樂、通訊交通、保健就醫(yī)均包容在內,可以說是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以三株口服液為代表的營養(yǎng)滋補品廣告就有七八種之多。常州火車站的張修民早在1999年9月18日即以廣告火車票參加了由常州市文博鑒賞學會、東坡書院組織的“五票”(糧票、食油票、旅游門券、獎券、車票)票證展示,這是廣告火車票第一次作為收藏品參加展示。當然,廣告火車票有其使用期限,時過境遷,再去收集就很難了。另外,中國幅員遼闊、車站眾多,收集者往往因消息不靈而顧此失彼,所以尚無人能夠收集齊全。
早期廣告票證因有篳路藍縷之功,又比較稀見,其文物附加值更大些,收藏價值也就更高些。2008年12月30日《山西晚報》介紹了一張清末龜齡集(山西著名特產、國產成藥珍品)生意往來中使用的發(fā)票和上面的廣告。這張由山西太谷蔚向前收藏的老發(fā)票上面用大幅面積書寫了龜齡集廣告,大致內容是:“本號創(chuàng)制龜齡集歷經多年,誠信經營,取材純正,手續(xù)完善,中外馳名。為防止假冒者蒙混,請認準農商部注冊商標,認明福祿壽三星商標!卑l(fā)票的上方是福祿壽的商標圖案。作為晉商之一的龜齡集經營者,其營銷創(chuàng)新表現在很多方面,如不斷進行重組,通過重組革除舊弊端,適應新時代發(fā)展要求。這件一百多年前的藏品非常珍貴,因為發(fā)票本身的歷史并不是很長。相比率先使用發(fā)票作為生意往來的憑證而言,在發(fā)票上進行大幅廣告宣傳的做法,更能看出歷史上像龜齡集經營者這樣的商家精英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營銷理念和進取精神。
一些有代表性的廣告票證,印證了廣告發(fā)展的歷史,無疑也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古時,點心鋪、茶葉莊、中藥鋪會用紙包裝商品,然后在包裹的木匣、紙匣、紙包上方再附上一張印有文字或繪制圖案的紙,最后再用麻繩或紙繩打個十字捆。蓋在不同商品的紙是有不同名稱的,包在藥材包上的就叫“仿單”。“紙蓋頭”便是由傳統(tǒng)仿單演變而來的,現在統(tǒng)稱“老仿單”。常見的老仿單上會印有商號的名稱、經營項目、地址乃至電話。老仿單最主要的作用是宣傳商鋪所售商品的功效,就如同商家的宣傳廣告和說明書。天津民俗學者、傳統(tǒng)廣告文化研究與收藏家由國慶認為,老仿單上記載著與老店相關聯的商號、商標、經營理念等文字信息,具有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仿單還兼具信譽保證書或防偽標簽的性質。近些年的3·15晚會,曝光了不少虛假廣告和明星代言。古時,商家做宣傳無非用一紙仿單,更不會想出找名人做代言的點子,雖然如此,這種最簡單的廣告形式卻讓商家當成命根子一樣珍惜。因為自己的聲譽、商號前途皆已告白于民眾,倘若再有欺世盜名者,便會以仿單為證,與那些人劃清界限而自報名聲。因此,作為廣告票證的仿單,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商家及其商品廣告取信于消費者的重要載體。